内镜(也称“内窥镜”)是集图像传感器、光学镜头、照明光源、镜体装置等部件为一体的专业医疗设备。医用内窥镜是一个带有光源的管道,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手术的小切口进入人体,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或协助手术的进行。目前的医用内窥镜系统由内窥镜镜体、图像处理中心和监视器三大模块组成,是结合了传统光学、现代电子、软件算法、人体工程学、精密机械等多学科知识于一身的精密检测仪器。
内窥镜有多种分类方式:按产品结构可分为硬镜和软镜;按成像原理可分为光学镜、光纤镜和电子镜;按使用次数可分为复用式内镜和一次性内镜;按临床应用又可分为消化内镜、呼吸内镜、腹腔镜、关节镜等。随着行业的发展,内窥镜种类在不断创新和更迭。
硬镜:不可弯曲,主要通过外科穿刺开口进入人体无菌组织、器官或无菌腔室,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术中成像。刚性镜体便于固定和调节视野范围,主要包括腹腔镜、胸腔镜等。
硬镜系统包括主机、镜体、微创耗材(MISIA)、周边设备等。狭义上的“硬镜设备”由主机(图像处理器、光源、台车及显示器)、镜体(腹腔镜、胸腔镜等)组成,但在实际使用中,需要和微创耗材(穿刺器、结扎夹、电凝钳等)、周边设备(送气设备、送水设备、消洗设备等)组成硬镜系统才能完成微创外科手术。广义上的“硬镜设备”包括主机、 镜体和周边设备。
硬镜设备核心技术在于光学、摄像、图像处理算法。硬镜主机的冷光源所发出的光经镜体的导光通道导入受检体腔内,反射光经镜体内的光学透镜组导出体外,图像传感器将接收到的反射光转换成电信号,再由图像处理器对图像信号进行算法后处理,在监视器上显示出腔内图像。手术医师在图像的引导下,于腔外使用微创手术器械来完成手术。
内窥镜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,内窥镜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:硬式内窥镜、半可曲式内窥镜、纤维内窥镜和电子内窥镜。纤维内镜使用光导纤维传递图像。电子内镜将图像传感器置于内镜前端,图像传感器将光学图像转变为电信号,图像处理中心将电信号处理后存储,在显示器上还原出图像。
硬镜的发展使得微创手术成为可能。微创是指相对传统手术而言,术中辅以高科技手段,对组织、器官造成微小的侵害,术后产生微小的创口。小切口手术并不意味着“微创”,因为在传统手术下,小切口必然会带来“看”的障碍,会提高手术风险。硬镜解决了微创手术“看”的障碍,使得微创手术成为可能。